300年前荷蘭人佔據台灣時,稱當時的安平為「台窩灣」,台窩灣對岸則稱為「赤嵌」,至荷蘭人建設熱蘭遮城後,改稱對岸的赤嵌為「台員」,而台員和台灣的閩南語發音是相近的,至清朝時期在台南設置台灣府,「台灣」的名稱沿用至今。至明鄭驅逐荷蘭,鄭成功歿,鄭經繼位後,興建孔廟,這是台灣第一個學校,如今孔廟正門仍懸掛著「全台首學」的匾額。康熙23年滿清正式入主台灣後,海禁開放,大陸各省紛紛來台進行貿易,於此時期大量移民進入台灣開墾,這是台灣第一波的移民潮。台南府城因為擁有和大陸對渡的港口而繁榮,也因台江內海、安平港、鹿耳門等港的先後淤積而沒落。現今的台南留存了台灣開墾300年來的諸多痕跡,人文歷史風貌保存完整,是台灣獨樹一幟的文化城市,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。
荷蘭人於西元1624年,在安平建造了台灣第一座城堡「熱蘭遮城」,也就是現在的安平古堡,這裡曾是荷蘭人統治的中樞,更是對外貿易的總樞紐,原本的建築格局分為方形內城與長方形外城。西元1661年,鄭成功驅離荷蘭人後,將此地改名為安平,故熱蘭遮城也稱為「王城」或「臺灣城」,俗稱安平古堡,是台灣最早的一座城池。 清康熙年間,正式將台灣納入版圖,政治中心移至府城內,進而逐漸喪失其價值。後來曾破壞城壁紅磚挪為建造億載金城之用,到了日治時期,內城荷式建築全毀,四周以紅磚砌成方形階臺,臺上建造西式平房作為海關宿舍。而成為今日的紀念館風貌,光復後改名為安平古堡,並成為一級古蹟和觀光勝地,目前紀念館邊殘存七十多公尺長的外城南牆殘壁依然屹立,老榕攀爬,紅磚班駁,是300餘年來僅存的歷史遺跡,訴說著曾經過往的滄桑。
目前的古井,井緣塗刷水泥,井口欄邊呈斜面,上無加蓋,欄口至地面高約七十二公分,井口內緣直徑約九十四公分,內面井壁砌以扣磚,井水清澈可見底,安然又孤獨的立於民宅側壁旁。
延平街街景
林默娘公園佔地二公頃,於2004年四月開放。公園內主要的雕塑,由奇美文化基金會捐建,蔡宜璋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。高十六公尺,加上基座高四公尺,儼然已成為安平新地標。本公園與佔地近八公頃即將建設完成的港濱歷史公園連成ㄧ氣,在安平港濱形成一條水岸綠帶,不僅成為台南市民平時休閒的熱門最佳去處,更吸引許多觀光客到此一遊。
由奇美文化基金會斥資兩千多萬元捐贈的林默娘公園,佔地約二公頃,特別是林默娘雕像高約十六公尺餘,基座高四公尺,由奇美公司委請中國大陸廈門大學李維祀教授創作,以花崗岩雕刻而成,造型流暢優美。公園以林默娘為名旨在發揚孝女情懷,藉以抒發先人移民開疆闢土,後人當飲水思源的美德。 林默娘雕像有別於一般寺廟中的神像,而是以少女面貌呈現,許市長指出,少年媽祖代表了少女孝順美德的好模範,將雕像豎立於青少年最佳休憩地-港濱歷史公園,更是希望青少年能學習媽祖的精神。本府並動用五百多萬元配合辦理週邊環境綠美化水電照明工程,該公園已經成為本市海陸交景的新地標,於93年四月正式啟用。 林默娘公園地形高曠,其夕照與夜景,已經成為本市新的觀光景點,未來將配合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-港濱歷史公園的興建,包括木棧道、水景及廁所等景觀工程,相信整體工程完工後,林默娘公園將可成為具國際級水準之觀光勝地,並且提供市民一個優質且舒適之休閒空間。
臺南運河,為連接臺南市區與安平港間的運河。於1922年4月16日開工、1926年4月25日峻工。 運河共計3782公尺長,寬37公尺,退潮水深1.8公尺。主要用途是讓外海船隻能一路經由運河直航市中心,帶動市區繁榮。然而安平港日漸淤積,港務功能又奪於高雄港,運河遂轉型為觀光用途,端午節亦在此地舉行龍舟競賽。台南市政府規劃興建河底步道,未來連結運河博物館對岸,也可讓人欣賞水中生態。
海山館便是由福建海壇鎮標班兵建造的廟館,簡稱海壇館。又因海壇鎮的駐防地,有一座山叫海山,班兵建館後,基於思鄉情節,便以海山為名而稱「海山館」。 特色: 海山館之格局與式樣,基本上相當接近一棟中型之宅第,建築主入口於東,設有圍牆,其上有牆門二座,一是劍獅,另一是文字紋飾,拜亭及正廳均與民宅無異,但裝飾較多,木雕及窗櫺均有可觀之處,裝飾以藍色為主調。 正廳之山牆圓形渾厚,並有優美之裝飾,亦為此館特色之一。正廳南側尚有廂房,但裝飾平實樸素。除了建築之外,海山館內尚存有安平特有的刀劍屏及石雕文物,庭院內亦有一口古井。 建築特色→海山館建築之格式與式樣,接近中型宅第,主入口設在東邊,有牆門兩座,一座為劍獅,另一為文字式樣,極具安平民俗特色。大門與正廳中間放置刀劍屏,不僅具有遮蔽室內空間及迎門辟邪的作用。拜亭及正廳裝飾較多,裝飾以藍色為主調,正廳山牆渾圓厚實,並有獅頭泥塑。 正廳南側尚有廂房,裝飾平實樸素,庭院內存有一口古井及石雕文物。 展示主題→包括人物志略、藝文及民間技藝、勝蹟、生活、祠廟、王爺及王爺信仰、民宅厭勝物、明日安平八大主題。
安平小砲臺,原是面向臺江,阻絕敵船,捍衛府城的防禦設施之一。稱為小砲臺,因對應於沈葆楨所建的二鯤鯓砲臺(又稱安平大砲臺也就是億載金城),就規模大小而稱呼的。不同於億載金城的現代「西式」砲台,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中國「舊式」砲台的後期代表作。
英商德記洋行,長二十英丈,寬十二英丈,與先後建立的怡記、和記、東興、唻記,合稱安平五大洋行。洋行建築因為多數採用西方建築,所以視覺上有別於傳統的閩南風格建築。此外,它們也是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。
治元年(1862年)淡水首先開港,二年後,安平也隨之開港,所以,外商紛紛在此設立洋行。當時,規模與體制較大的外商有:英商德記、怡記、和記、德商東興和美商唻記等,合稱安平五大洋行,直到光緒19年(西元1893年)的三十年間可說是安平地區洋行商務貿易的全盛時期。
總店:台南市安平區安平路408號-1
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433號
台灣商旅網 摩鐵部落格 廣告刊登 合作提案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©2004-2015 All Rights Reserved. 聯絡我們 |